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8:47 点击次数:97
俄乌冲突爆发后,全球能源市场瞬间陷入混乱。特别是从2022年2月起,西方国家纷纷对俄罗斯实施制裁,特别是在能源进口方面,欧洲更是采取了极限手段,想要通过卡脖子政策迫使俄罗斯屈服。谁知,俄罗斯并没有急躁,而是把目光转向了中国,尤其是中国这个巨大的能源市场。俄罗斯原本把欧洲当作主要的天然气出口市场,约70%的天然气销往欧洲。但随着中国需求的暴增,俄罗斯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改变,逐渐降低对欧洲的依赖。 当时,俄罗斯天然气的东线管道已经开始向中国供应。随着中俄合作的进一步深入,特别是2024年和2025年,俄罗斯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规模迅速扩大。中国的需求也远远超出了俄罗斯的预期,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量将达到380亿立方米,这使得中国成为了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最大市场。 背景介绍 俄罗斯天然气储备丰富,全球领先,但它的出口市场长期依赖欧洲。2021年之前,俄罗斯每年通过乌克兰和波罗的海管道向欧洲供应超过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,占欧洲进口天然气总量的40%以上。冲突爆发后,欧洲一开始就对俄罗斯实施制裁,停止了北溪1号管道的供应,并计划在2024年前完全摆脱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依赖。尤其是德国和意大利等国,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,导致能源价格飙升,欧洲经济面临巨大压力。 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受到了沉重打击,2022年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量腰斩,导致收入急剧下降。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,2022年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下降了40%以上,煤炭的出口也遭遇了类似困境。不过,俄罗斯并没有束手待毙,而是开始寻求新的市场,尤其是中国。 中国市场的迅猛增长 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在近几年持续增长,主要得益于经济复苏和能源转型。尤其是2022年,疫情管控放开后,中国工业生产和城市用气需求大幅上涨。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报告,2022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突破了3600亿立方米,比上一年增长了10%。与此同时,中国的天然气进口依赖度也在持续上升,管道气和液化天然气(LNG)合计占到了总消费量的40%以上。 在此背景下,俄罗斯的东线天然气管道——“西伯利亚力量1号”于2019年底开始向中国供应天然气。2020到2023年,俄罗斯逐步增加了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,到2023年全年供应量达到220亿立方米。2024年,东线全线贯通,年输气能力将达到380亿立方米,成为中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之一。 俄罗斯的战略调整 早期,俄罗斯并未预计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会如此庞大。国际能源署的2023年预测显示,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为17%,而实际增长超出了预期。2024年,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气量预计将达到380亿立方米,占中国进口管道气总量的近三成,这一增量令人震惊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原本计划到2025年才让东线管道达到满负荷,但2025年上半年,东线管道就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。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,2024年1至5月,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161.4亿立方米天然气,同比增加了近30%。这一增长速度远超俄罗斯的预期。俄罗斯本以为中国能填补欧洲市场的空缺,然而,中国不仅需求量大,而且需求稳定。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总量约为1450亿立方米,其中欧洲市场占据了主要份额,但如今中国已经吞下了近四分之一的份额,俄罗斯不得不重新调整产能以应对新形势。 中俄能源合作日益紧密
展开剩余44%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牧高笛:8月8日获融资买入711.83万元,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8.13%
下一篇:没有了


